致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投诉信

我与夫人购买的贵公司(中国东方航空公司)的机票是

  • 5月1日/2日:法兰克福-上海(转机)-大阪
  • 5月9日:大阪-上海
  • 5月13日:上海-澳门
  • 5月16日/17日:澳门-MU2008-上海(转机)-MU219-法兰克福

以下陈述的事件发生在最后一程。

5月16日下午2点 澳门机场

5月16日原定下午4点起飞的MU2008航班(澳门-上海浦东)由于天气原因不能按时起飞,其实是使用同样一驾飞机的MU2007航班(上海浦东-澳门)还没有从上海出发。我与夫人下午2点到达澳门机场得知此消息后,就听从地勤人员的建议留下联络电话回家等候消息。我夫人是澳门人,虽然在澳门不拥有住房,但是我们几天来都是住在她妹妹家里的,所以我们觉得也没有必要在机场等。而且原来在上海转机需要在机场等6个小时,现在如果晚点,可能我们需要在上海等候的时间反而少了。

到了下午5点,我们还没有收到消息就主动联络了一下澳门机场。当时收到的消息是说我们差不多可以回机场了,飞机(MU2007)大概6点多到达澳门机场,再过15-20分钟就可以起飞。于是我们6点回到澳门机场,因为之前已经办理了登机手续,行李也已经托运(直接托运到法兰克福),我们就直接进了闸口。在登机口我们等到7点,MU2007/MU2008都没有任何消息,机场显示屏也只显示说“晚点”(delay),没有进一步的信息。我们去登机口问工作人员,他们叫我们去询问台;我们去了询问台,一个人也没有(我们拍了张空空的询问台的照片)。当时我们想,如果晚点超过6个小时赶不上MU219(上海浦东-法兰克福),我们就只能赶之后一天的航班(上海飞法兰克福每天1班),那就不如在澳门多住一晚第二天再走了。

等到晚上8点还是没有任何消息,我就看着手提行李,让我夫人到处逛逛,看看有没有什么人可以问。她刚好听到一个中国旅客询问一个地勤人员其他航班的情况,她就过去听。当时因为她手里拿着两张登机牌,一张去上海,一张去法兰克福,地勤人员就叫她去转机柜台。她也不明白为什么去转机柜台,但是既然转机柜台有人可以问就过去了。

转机柜台当时非常混乱,都是旅客在询问各自晚点的航班信息。我夫人在别人的询问当中得知MU2007由于天气原因迫降在厦门,什么时候到达澳门还未知,MU2008何时起飞就更不知道了。这时转机柜台的地勤人员就建议我们改坐FM818(澳门-上海虹桥)。他们也同时强调即时我们去了虹桥,再坐地面交通到上海浦东机场也来不及赶当晚的MU219了,但他们保证给予我们“优先候补”次日MU219的机位,同时解决住宿和两个机场之间的地面交通(当时还说到坐大巴还是坐出租车可能要虹桥那里工作人员决定,他们做不了主)。他们还说第二天可能澳门也是雷雨天气,如果我们第二天再去上海还是可能赶不上转机。我跟夫人简单商量一下,觉得那还是听从建议先飞去上海比较好,如果赶不上第二天的飞机回法兰克福我就要耽误2天的工作了(耽误1天已经是事实了)。

我们仔细询问了到达红桥机场以后去哪里以及找谁。澳门机场转机柜台的工作人员说我们凭新的登机牌(FM818)上的机票号码上二楼找他们的同事,一切都安排好了。此时又来了一位说国语的看起来像是部门经理的女士把情况又重复了一遍,最后她一再强调两个机场之间的交通费用不能保证,可能需要我们自己付。我们心想如果其他都安排好,地面交通也没有很高的费用,我们可以自理,于是就答应了。她还写下了我们中国手机的号码,说我们一上飞机他们就会帮我们安排,我们到了以后如果有进一步消息就与我们联络。

坐上FM818以后,由于航空管制,我们又在飞机上等候了2个小时才起飞,最终大约10点半起飞,凌晨1点(5月17日)到达上海虹桥机场。

5月17日凌晨1点 上海虹桥机场

到达虹桥机场以后我一直想着是上二楼找贵公司的工作人员,所以很快就拿了行李到了到达大厅。但是当我们想上二楼的时候被保安人员(警察?)拦下说二楼已经全部关闭了。我们解释说我们需要找贵公司的服务台办理转机手续,他们说二楼没人。这时我认出一个贵公司的地勤人员刚巧从旁边走过,我于是拉住她问去哪里可以办理转机手续。她说工作人员都下班了,只有领取行李的地方有人值班。我们只好再重新过了安检回去取行李的地方找到了贵公司的三位工作人员(我们抄下了他们的姓名和工号)。

三位工作人员跟我们说他们没有收到通知要帮我们安排住宿。我们详细跟他们说了一遍在澳门的经历以及澳门的工作人员给予我们的(口头)承诺。他们拒绝相信我们的陈述,说我们没有证据,要求我们出示澳门给出承诺的员工姓名或者书面证明。我们说我们没有想过要书面证明,毕竟你们是一个公司的员工,我们看到佩戴贵公司徽标或者工作证的,我们就认为代表了贵公司。而且在澳门机场不止一位工作人员做了这个承诺,还说我们只需要出示登机牌的机票号码就足够了。如果虹桥的工作人员不相信我们,我们随时可以跟澳门的工作人员进行对质。但是虹桥的工作人员说澳门机场的人已经休息了,没办法确认信息。(从三位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要有证据开始,我们就把对话做了录音。)

后来我夫人回忆起在澳门机场与工作人员对话的时候听到有一位员工的英文名字叫Kenki/Kenny(音译),虹桥机场的工作人员说英文名字不管用。再经过一番争论以后他们离开柜台去(二楼的办公室?)联络了澳门机场。他们其中一位工作人员说他联络了澳门机场的“站长”叫“天曙”(音译),说他们根本没有安排我们住宿。我们发现两边的信息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要求虹桥的人员给予我们一个证明他们联络过澳门机场的同事,确定没有给我们安排住宿,我们之后可以进一步追究澳门机场工作人员的食言,虹桥的工作人员拒绝了我们这一要求。

我们与三位工作人员理论了近4个小时(从凌晨1点到5点),之后他们一再强调由于天气原因产生的所有问题,贵公司概不负责。其他航空公司安排的酒店是“人性化服务”。之后我要求他们出示贵公司的服务条款以及天合联盟的服务条款。他们至少花了半个小时最终只是打开贵公司的网站给我看旅客须知,而且英文版还是不全的,根本没有提及“天气”(weather)这个字眼。我们一再强调要么是贵公司的员工没有按照服务条款办事,要么是澳门的工作人员做出了错误的承诺,两种情况都不应该由乘客(我们)来承担后果。

我们的机票是从澳门飞法兰克福,在上海浦东机场转机。现在根据贵公司工作人员的建议,我们凌晨1点到了上海红桥机场(不是出发地,不是目的地,也不是原定转机的机场),食宿不给予安排我认为是“非人服务”,给了两张大巴票也要等到早上才有车坐。争论到最后虹桥的工作人员一概拒绝回答我们的问题,只是一遍遍强调他们能提供的服务到此为止,我们有任何不满意可以后续拨打95530投诉。到了早上5点,由于工作人员有提到步行距离有两家酒店,我们推着4件行李离开机场。两家酒店的标准房间都已经客满,我们只能选择了一家相对价格便宜一点的商务行政套房,自费580人民币。

5月17日下午6点 上海浦东机场

第二天下午我们坐大巴从虹桥机场到了浦东机场,找到贵公司办理国际出发的柜台联络了地勤人员以及值班经理(我们有记下名字)。我们再次把从澳门到虹桥的经历陈述了一遍,结果发现我们的名字根本就没有在所谓的“候补名单”上,更不要说“优先”了。此时值班经理去(办公室?)询问上级,拿来了一份从澳门机场发来的传真(5月16日晚10点多发出,我们拍了照),说给予我们优先候补次日的MU219。我心中的疑问是难道我们找贵公司的工作人员询问,你们才接收澳门方面的传真吗?为什么传真也跟着“晚点”?

此时我夫人也联络到了她在澳门的妹妹(之前我们一直没有网络),她妹妹说澳门机场后来有打电话给她,说了一堆总之就是要我们见谅。我们觉得很难“见谅”。我们在澳门地方住,有家人陪伴,现在把我们丢在一个连转机都不是的机场,晚点24小时才只是“候补”。我们跟机场人员争论了4个小时,自费住了酒店,拉着4个行李箱从虹桥来浦东,结果连名字都不在候补名单上!

理论上,澳门机场通知浦东机场的时候,我们的名字就应该在(优先)候补名单上,但是其实是我们5月17日人到了浦东机场再次陈述了我们情况后才把我们的名字写进一张纸上(我猜测是所谓的候补名单)。于是我们只好再谨慎一点,询问什么是“优先”候补。结果地勤人员说优先候补就是从澳门过来的所有旅客,我们排第一第二(澳门过来就我们两个需要转MU219的)。如果还有别的地方转机过来坐MU219的,我们不一定排他们前面。我们再次询问这种情况下如何操作时,值班经理给出的解释就是贵公司会根据时间,距离,登录候补名单的时间等因素评估之后做出安排。我们到最后也不清楚我们登录候补名单的时间是5月16日晚10点多还是5月17日傍晚,我们又是如何跟别人的乘客“竞争”的。

同时,值班经理又强调当天MU219已经超卖,很可能候补不到位置,她提出我们或许可以改飞巴黎(同一时间起飞)。当时她可能没有想到我们就住在德法边境,所以飞巴黎我们也是可以接受的,于是我们立即答应。结果她又说这只是她的个人建议,需要请示上级,最后的结论就是现在什么都不能决定只能等到晚上11点(起飞前1个小时)我们回去候补柜台看航班情况再处理。飞法兰克福和飞巴黎的航班都是凌晨0点05分起飞,我们再三询问这么短的时间是否可以办完登机手续。她给予了我们保证后我们离开柜台在机场等候。

我们吃了晚饭(自费)后大概10点开始就站在柜台附近等候进一步的消息。这时碰到一个德国人也是由于天气原因滞留上海(他说他是从长沙飞过来的),贵公司给他安排了食宿,我很惊讶。他说可能是外国人的“加分”(Bonus)。关于食宿,浦东机场的值班经理也表示应该帮我们安排,但是我们不确定她是安抚我们的心情还是确实是红桥机场的做法不妥。

这时我夫人又跟她妹妹联络,说澳门机场的人打电话给她妹妹说他们无权改机位,但是他们查了贵公司当天还在出售上海飞法兰克福的机票,所以他们估计我们是可以候补到位置的。然而在浦东机场的现实状况是MU219已经超卖了,工作人员也清楚最近两天由于天气原因和航空管制有不少类似我们这样滞留的乘客,但是他们依旧继续开放订票。在办理登机手续的入口处贴了一张告示,由于超卖自愿放弃位置的乘客可以获得2500人民币的赔偿,但是这一告示一直没有广播,大多数乘客应该都没有注意到。

办理登机手续的柜台3号是专门处理候补的柜台,我们和那个德国人都是被告知11点去3号柜台等候的。实际情况是3号柜台的地勤人员并没有权力安排MU219的机位,值班经理一直在2号柜台处理相关的事情,而2号柜台上显示的是“关闭”(Closed)。作为中国人,我们到处跟人打听,再三冲去柜台询问,才大概明白这个状况。德国人就完全一头雾水了,在3号柜台等了很久也没有人理睬他,最后我们提醒他管事的人是坐在2号柜台的值班经理时,他才最终有机会去问他的候补情况。结果当然是他没有位置(其实他都不在候补名单上),我跟夫人候补到了MU219的最后两个位置。值班经理说是另外两个转机的乘客之前一班航班无法按时到达,所以空出了两个位置。我们依靠运气和中国式的死缠烂打获得了两个机位;德国人依靠外国人的优势获得了食宿,却没有办法“竞争”到机位。

贵公司失责之处

信息应该即时公开

航班延误的信息应该公开透明,即时广播,如果乘客都在柜台询问反而造成混乱。我们最后乘坐的MU219航班也晚点了2个小时,广播大概广播了两次,都是说飞机晚点但是起飞时间不定。走去柜台问,地勤人员可以提供一些信息,比如之前的飞机还没到,大概多久可以到,之后大概几点起飞。每个人走去柜台问都可以问到一些信息,旅客之间的交流慢慢可以把这些信息碎片拼凑起来,但是广播却只说晚点,起飞时间不定。这样的处理方式并不利于“安抚”乘客的情绪,也容易造成没有必要的信息错误。最后开始办理登机手续时却没有广播,看到靠近柜台的乘客开始进闸口,大家就陆续起身。这样混乱的服务既低效又容易造成冲突,乘客也很难满意。同样的情况,以我们在欧洲多年坐飞机的经验,航空公司无论大小,晚点就会即时广播,并且说明原因,乘客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尽早)做安排。

部门之间信息不一致

作为乘客,我们看到佩戴工作证或者徽标的自然就认为都代表了贵公司,我们不可能(也没有义务)记住每一个人的姓名。澳门机场贵公司工作人员答应的事情虹桥机场否认,我们认为是贵公司部门之间交流的问题。乘客没有义务帮助你们部门之间传递信息,也没有义务提供所谓“证据”。澳门方面给予的口头承诺我们当然默认就是贵公司的承诺,如果虹桥方面期待更多的“证据”,那只能要求澳门方面提供更加明确的承诺,而不应该要求乘客做笔录或者录音。如果澳门机场确认了给我们的承诺(如果可以调机场的录像,或者贵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录音,应该可以确认这一点),之后又食言,显然是澳门机场工作人员的失责;如果是虹桥机场不接受澳门机场给予的承诺,由此造成的后果也不应该由乘客来买单。总之,贵公司不同部门之间的交流如果存在问题不应该影响对于乘客的服务,如果哪个部门工作上有失责,贵公司也应该事后进行问责,而不是凌晨1点把乘客丢在随便一个机场不管。

候补的操作应该公正

虽然这里可能一定程度上涉及商业机密,但是至少贵公司应该给予乘客一个公正的解释。对于不同地方过来的滞留乘客,滞留时间长短不同,对于超卖的乘客,晚到办理登机手续的乘客,都应该有一个明确的准则去进行安排,而不是全部由值班经理/上级个人来决定。现实的状况是谁“主动”谁闹的凶就能“优先”候补,听从工作人员的建议,遵守“规矩”,就吃亏。这样给贵公司的工作人员造成很大的麻烦(最后值班经理一个人很忙,其他人什么也帮不了),也容易引起乘客的不满,引发冲突。如果最后跟我们“竞争”的不是德国人,而是另外一个中国人,说不定我们就要在柜台边争吵起来了,3个人2个机位,乘客之间,乘客和贵公司工作人员都可能产生冲突。

补偿要求

我们希望贵公司(包括澳门机场,虹桥机场和浦东机场部门)对于工作中的失责给于我们书面道歉,并且补偿我们滞留上海虹桥机场造成的额外花费,包括酒店住宿(580人民币,有发票)和餐饮(按行业标准,我们没有保留单据)。如果对于处理方式不满意,我们也保留进一步申诉和要求精神赔偿的权力。

其他改进建议

改进服务条款

欧洲的航空公司,比如德国汉莎航空公司(Lufthansa),法国航空公司(Air France),荷兰皇家航空公司(KLM)都明确区分“照顾”(Care)和“赔偿”(Compensation)。非航空公司原因或者不可抗的因素造成的晚点,航空公司是不赔偿,但是对于乘客的照顾仍然是有的,这种照顾包括了食宿和通讯(电话)。这样的信息在登机柜台上的传单上就可以找到,方便旅客查询。所以我们认为贵公司虹桥机场工作人员所谓的“人性化”服务其实应该是提供航空运输服务最基本的承诺。如果机票是A-B-C,建议旅客去B’,而不负责基本的食宿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行为,作为一家服务性行业的公司,这样的做法很难让顾客接受。贵公司的服务条款也应该更加清晰明确,即时告知乘客,避免造成没有必要的误解。

超卖和解决滞留乘客

作为赢利机构,我们理解贵公司希望航班都坐满,尽量多卖票,获得最大利润。但是滞留的乘客也是你们的客户,同样付钱买了机票,也与贵公司有了协定。理论上,滞留的乘客先付了钱理应得到重视,并且优先获得服务。实际情况是,贵公司用“天气原因”作为借口,可以“拖延”一切滞留乘客的服务。如果说候补的乘客相对于有机位的乘客是“晚到”,那么超卖(而没有机位)的乘客是否应该排在滞留乘客之后呢?贵公司的实际做法可能没有违反你们服务条款(毕竟天气原因可以作为一切理由),但是我们认为是缺乏商业道德的。同样跟德国汉莎航空公司进行比较(我们住在德国,所以乘坐汉莎的次数比较多),我们碰到过超卖的情况,他们在广播里再三通告所有乘客,基本上是“苦苦央求”,希望有乘客可以领取赔偿金坐晚一班的航班。贵公司的告示小到大多数乘客都会忽视,我们在机场的几个小时也没有听到任何相关的广播。我们只能理解为贵公司希望尽量不“赔偿”,用别的方法“解决”超卖/候补/滞留的乘客。毕竟乘客已经付了钱,早一班晚一班都得坐贵公司的航班。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碰到晚点赶不上下一班飞机,或者超卖晚一班飞机走,我们在欧洲坐飞机的经验是有一半机会航空公司会给予一定的补偿,比如免费升舱。我觉得这个才可以称之为“人性化服务”。

靠服务质量竞争

同一航线有不同的航空公司运营,短距离旅行还有别的交通工具可供选择,我们认为贵公司的竞争策略不能一味只以价格取胜,而应该根本上提高服务质量。我们这次买的机票确实相对于其他航空公司便宜,但是经历了这次的事件,算上滞留造成的额外费用(住宿,饮食,交通等),以及耽误的时间和工作成本(1天的工作薪水),我们完全应该选择另外的航空公司,虽然机票价格要贵一些。作为服务性行业,贵公司的工作人员应该更多从乘客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而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保证不“出错”。耐心的服务也不等于拖延时间,推卸责任,一味地跟乘客“耗着”并不等于在“服务”。我们“敬佩”虹桥机场的工作人员凌晨跟我们讲了4个小时,但是我们认为应该是有更好的解决方案的。澳门机场和浦东机场的工作人员和值班经理态度要缓和很多,也确实帮助解决问题,至少“承诺”解决问题(虽然解决问题的方式值得商榷,之前段落已经表述)。以上的问责和建议不针对任何一个工作人员个人,而是贵公司整体的服务,希望贵公司能够给出对于工作人员和乘客都更好的解决方案。

初马

网上已经有挺多资料了,只是记录一下我自己的感受。

理解

先说几个对于马拉松的误解,至少我开始训练马拉松之前是这样想的。
  1. 需要天赋异禀才能跑完马拉松,一般人是不可能完成的。相反的观点是,无须准备和训练,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去跑,只要有毅力就可以完赛。其实这两个观点都有问题。马拉松是每一个身体正常的人都可以通过一定量的训练完成的,不需要特殊的能力;而不进行比较规律的训练直接参加比赛是很容易受伤也很可能不能完赛的。
  2. 主要的考验是强大的意志力,而并非有规律的(轻松的)训练。跑马拉松当然需要意志力,没有人可以“轻松”完赛,但是对于意志力的要求其实并没有很高(至少在比赛的时候)。更重要的考验其实是赛前有规律有计划的训练,缓慢而枯燥,却得坚持下来。
  3. 前面跑快点,之后只要撑到终点就是胜利;前面跑慢点,后面留着力气冲刺。这两种策略都是不经济的,比较好的是全程匀速完成。改变速度,无论加速还是减速都会消耗额外的体力。前面跑快了,很可能过了半程无法继续跑下去;前面跑慢了,后面也未必有体力再加速了。
除去这些误解,我个人觉得马拉松最考验人的其实是耐心。整个马拉松的训练过程少则4个月多至半年一年,每次训练半个小时到3个小时不等,一直机械地重复单一的动作难免乏味。如果是一个人训练还需要克服懒惰和孤独。有一个强大的持久的动力还是有必要的。我个人设定的目标是强身健体,突破自我,但是也有点虚,未必适合每个人。
具体操作起来需要做到的是两点:平稳持续。按部就班的完成计划,不多不少,不快不慢,让身体渐渐调整和适应。跳过某天的计划或者加倍某次的量都不利于整体的训练。每次训练其实都不算太久,强度也不算太大,真正的难点是风雨无阻地坚持几个月。只要不出太大意外,其实比赛之前已经基本上决定了结果。

赛前

随便google一下就可以搜到很多训练计划,其实大同小异。总体的思想就是以周为单位,每周日跑长距离,周五休息,周一轻松跑或者做别的运动,周三/周四和周六练习心肺和速度,形式有间歇跑,变速跑,配速跑等等,剩下的两天放送跑。一般的计划大概持续16-18周,最后以比赛作为结束。计划一开始都比较轻松,每周增加一些强度和距离,直到计划结束前一个月开始减少跑量,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备比赛。大多数新手计划都是按照时间作为单位的,全马的计划一般包括的最长训练时间是2.5-3个小时,对于新手来说大概就是30公里/20英里左右。
装备方面主要是鞋子,新手最好是选择慢跑或者路跑鞋,多点缓冲不易受伤。帽子很有用,一方面遮阳挡雨,另一方面吸汗。绝大多数天气条件下都是短袖短裤,除非很冷的冬天
饮食需要即时补充水,碳水化合物,电解质。如果有太阳,要比平时补充更多更频繁。一般推荐是20分钟的训练就得补充,但是带水带食物毕竟麻烦,我的一般标准是:1小时以内的训练,不带补给;1-2小时,带一瓶运动饮料;2小时以上考虑多带或者中途回家补给一下。长距离前少吃纤维素,否则会有拉肚子的可能。

比赛

起步控制住,相对慢点,热身后进入正常配速,不快不慢,坚持到最后。跑到半程都不会有太大问题,甚至会觉得很轻松。
  • 20-30公里:会有点不舒服,但是因为平时长距离也跑过,所以心理上还是有准备的。
  • 30-35公里:跟20-30差不多,虽然平时训练到此结束,有时候也要走回家上楼梯之类,所以没有太大明显的不适。
  • 35-40公里:即使没有“撞墙”(下面详细说),也会很不舒服。我主要的反应是腿不太听使唤,不太能改变速度,加速减速都不行。这5公里几乎是一公里一公里熬过去的,如果有水站就找个借口缓一下(虽然再次起步比停下更痛苦),如果看到不远处有个人可以设为目标跟一段,或者超过他/她,如果有欢呼的路人也可以过去击个掌。虽然这些都消耗一些额外的体力,但是对于心理上坚持下去还是很有帮助的。
  • 40公里以后:实际情况是比35-40更痛苦的,但是由于是最后两公里,而且两边的人群都非常卖力的给你鼓劲,基本上很快就过去了,我甚至不记得看到41公里的路牌就到终点了。到了以后甚至还会觉得怎么没有冲刺一下的感觉,虽然其实是不太可能的,呵呵。

补给

比赛时我没有撞墙,但是平时训练长距离有过一次(无补给跑了两个小时多,而且跑得有点快)。其实撞墙的原理很简单,身体内的碳水化合物用完了。人体内能够存在的碳水化合物(糖原)是有限的(大约2000千卡),多余的就会转化为脂肪储存起来。虽然脂肪里有大量的能量,但是脂肪的燃烧是比较慢的,所以会出现能量突然短缺的状况,就撞墙了。维持体内糖原的量主要有两个因素,一是消耗的速率,另外就是补充的多少。
糖原消耗速率是由运动强度决定的,简单说就是越激烈的运动消耗糖原越快,越舒缓的运动消耗糖原越慢(消耗脂肪产生能量作为替代),所以对于跑步基本上就是跑得快消耗快。当然,对于不同的人来说,“快”是不同的,找到适当的运动剧烈程度是避免完赛前消耗完糖原的关键
补充分为赛前补充和途中的补给。由于人体内糖原能够储存的数量有限,所以只能打一个时间差,在多余糖原转换完之前开始消耗/比赛。而食物转化成糖原也有一定的速率限制,所以得提前计划好
  • 赛前12-36小时可以大量补充碳水化合物,我的经验就是吃1.5-2倍的平时的量,多食多餐。
  • 赛前一天晚上睡前两小时喝一杯运动饮料(8oz/250ml)
  • 赛前3小时吃早饭,如果起太早,可以吃完再睡
  • 赛前2小时喝一瓶运动饮料(16oz/500ml)
  • 赛前半小时,吃个能量棒
  • 赛前10-15分钟,喝一杯运动饮料(8oz/250ml)
  • 比赛途中的补给最简单的就是喝运动饮料,同时补充了水,碳水化合物和盐,否则的话得分开补充水和食物。5公里或者半小时补充一次是比较合适的节奏。

我基本上就是按照上面的计划补给的,跑完全程没有感到口渴或者饥饿。

赛后

走一公里,喝一杯水,半小时内吃个能量棒,下午再走半个小时。接下来一天走一个小时,即时补充水分。重点当然是休息,别跑就行了。如果是周日比赛,至少下周四再考虑慢跑,期间可以做其他运动。据说跑完第一次马拉松会有两种选择,一是这辈子再也不跑了,另外一种就是一直跑下去。如果准备充分不出意外,我觉得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呵呵。

谈谈Nikon中档单反(四)

老实说,我看下来总体感觉,如果走Nikon路线,不做屌丝买副厂镜头是很难下得了手的,Nikon自家的好镜头太贵了。而且非全幅相机走广角路线本身就是奢侈,虽然还是比买个全幅机身便宜一点。下面有几套D7000的镜头搭配方案备选。

 

全部原厂:

  • D7000 + Nikon 16-85 f3.5-5.6 + Nikkor AF-S DX 35mm f/1.8 G
  • 750 + 540 + 180 = 1470欧

这个配置是基本满足朋友的要求的,有广角(16=24mm),有大光圈定焦(f1.8),也有足够的长焦(127.5mm),而且。。。全部是Nikon自家的,呵呵。

 

侧重广角:

  • D7000 + Tamron 17-50/2.8 non-VC + Sigma 10-20 f4-5.6
  • 750 + 300 + 430 = 1480欧

这个没有预算买定焦了,而且也都是副厂的镜头。好处是标准变焦镜的光圈大,同时还有专门的(超)广角镜。长焦略有不足,不过一般旅行摄影也够用了。

 

侧重定焦:

  • D7000 + Tamron 17-50/2.8 non-VC + Nikkor AF-S DX 35mm f/1.8 G + Tamron AF 60mm f/2 Macro
  • 750 + 300 + 180 + 350 = 1580欧

这个可以充分玩定焦了。35/1.8唯一的问题是没有微距(当然不是每个人都确实需要),我觉得保证至少有一个微距镜头还是有必要的,旅行的时候也可以拍点意想不到的小东西。

 

(完,虽然朋友还在纠结中。。。)

谈谈Nikon中档单反(三)

定焦镜头不大作为套头跟机身一起卖,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会觉得不够“方便”。想改变拍摄“框”的大小只能靠走。旅行摄影更是麻烦,有时候地理条件并不允许你往后退(比如悬崖),或者往前靠近(比如还是悬崖)。

由于所有镜头(包括定焦镜头)用在Nikon非全幅相机上焦距都需要乘以1.5(Canon是1.6),所以广角端一般是很难达到的,尤其那些本来就是为了全幅相机设计的镜头。比如这些常见的焦段转换之后都在40mm以后了:

  • 28=42mm
  • 35=52.5mm
  • 40=60mm
  • 50=75mm
  • 60=90mm
  • 85=127.5mm
  • 90=135mm
  • 100=150mm
  • 105=157.5mm
  • 135=202.5mm
  • 150=225mm
  • 180=270mm

还是上千欧的就不详细说了。定焦镜头粗略可以分为三类:标准镜,人像镜和望远镜,分别是50mm左右,100mm左右和150mm以上(大家不要纠结这些名称,只是为了方便起见分个类而已)。75mm的存在不是专门为了非全幅设计的,而是50mm作为全幅相机的标准镜相对容易做,所以实际上对于非全幅相机不是一个理想的焦段(当然从艺术角度,这个是值得商榷的,我这里只说最一般的情况)。如果你将来考虑升级到全幅相机,还是不错的选择,毕竟50mm的镜头性价比都非常高。如果你只考虑非全幅相机,我觉得还是要么选择近一点的(作为非全幅的标准镜),要么选择远一点的(作为非全幅的人像镜或望远镜)。另外,这次我把镜头的重量也加近来,毕竟不是主镜头,一般还是要放在背包里,轻重是有点关系的。

 

  • Nikkor AF-S DX 28mm f/1.8 G(549欧)330g
  • Nikkor AF-S DX 35mm f/1.8 G(179欧)210g
  • Micro Nikkor AF-S DX 40mm f/2.8 G(229欧)235g

第一个的f1.8-2.8边界模糊,有些紫边;第二个紫边更严重一些,但是成像比28/f1.8好很多,尤其大光圈下;第三个f2.8有点暗角,但是整体不错,而且还有微距。光看这三个的话我觉得如果追求大光圈就选第二个,也最便宜,否则的话还是第三个整体上更好一些。

另外有两个副厂的镜头:

  • Tokina AF 35mm f/2.8(Amazon.de似乎没有卖Nikon口的,Canon的是385欧)340g

整体效果不错,带微距,但是似乎加在有些Nikon机器上(可能不包括D7000)是没有自动对焦的。同样情况下不如前面Nikon的两款。

  • Voigtlander Ultron 40mm f/2 SL II(Amazon没有卖,其他地方卖大概500欧)200g

效果不错,没有任何问题,就是稍微有点贵。这个品牌也不广为人知,可能有所顾虑,其实还是很靠谱的牌子。当然,靠谱的牌子也出不靠谱的镜头,每家都有。

综合看来Nikon自家的35/1.8的确是不错的选择,性价比很高,要大光圈还是微距可能成为取舍35/1.8和40/2.8的关键。

 

  • Nikon 50/f1.4 D(294欧)230g
  • Nikon 50/f1.4 G(339欧)290g
  • Nikon 50/f1.8 D(109欧)155g
  • Nikon 50/f1.8 G(169欧)185g

Nikon镜头的D和G其实没有什么本质区别,G是新款,马达声音轻,塑料外壳,D是老款,做的更结实,但是似乎对焦G并没有比D快,所以不用太过担心,倒是有一些D的停产了。50/f1.8的比较便宜,其实也挺好,取决于追求不追求超大光圈了。这些都是可以用在全幅机器上当作标准镜的,在D7000上就是75mm,拍摄人像还是可以接受的,尽管85-135可能是普遍接受的人像焦段。

副厂也有一些不错的,但是我都没有找到Nikon版的评测,只有Canon版的。理论上不会太大差别:

  • Sigma AF 50mm f/1.4 EX DG(455欧)505g
  • Sigma AF 50mm f/2.8 EX DG macro(333欧)320g

第一款没有明显的问题,不过比Nikon自己的要贵一些;第二款成像素质很好,光圈小一点,不过又是带了微距。还是同样的取舍。

  • Micro-Nikkor AF 60mm f/2.8 D(似乎停产了)440g
  • Micro-Nikkor AF 60mm f/2.8 G(462欧)425g
  • Tamron AF 60mm f/2 Macro(351欧)400g

这三款都还不错,都带微距,Nikon的两款紫边有点重,Tamron则几乎没有什么瑕疵,而且还是f/2的,又便宜又轻。我觉得Tamron值得推荐。

  • Voigtlander Nokton 58mm f/1.4 SL II(Amazon没有卖,其他地方有,大概500欧)320g

又是一个Voigtlander,成像效果很不错,不过也贵一点(其实还是划算的,毕竟光圈大了一级啊)。

综合看来可能还是Tamron更容易接受一些吧。

 

  • Nikkor AF 85mm f/1.8 D(356欧)380g
  • Nikkor AF 85mm f/1.8 G(428欧)350g
  • Micro Nikkor AF-S DX 85mm f/3.5 G(439欧)355g

第一个除了f1.8边界有点模糊意外,其他都几乎完美;第二个的紫边重一点,但是f1.8的表现跟其他光圈一样好。这两个之间我比较倾向于后者,毕竟大光圈是这里的卖点。第三个f3.5有暗角,其他没有什么问题,还带微距。不过同样价格下我觉得大光圈还是更值得一些。另外Nikon还有85f/1.4D,但是上千欧了;Sigma也有85/1.4,但也要783欧,f1.4-1.8的效果不是太好,所以不是太值。

  • Tamron AF 90mm f/2.8 Macro(402欧)405g

如果不追求那么大光圈的话,这一款非常不错,成像很好,带微距,价格适中。

  • Nikkor AF 105mm f/2 D(1057欧)640g
  • Micro-Nikkor AF-S 105mm f/2.8 G(749欧)760g

这两款镜头都可以称为完美,没有什么可以抱怨了,除了价格。第一款还可以调节背景虚化的程度;第二个带微距。

  • Tokina AF 100mm f/2.8 macro(420欧)540g
  • Sigma AF 105mm f/2.8 macro(619欧)460g

副厂的总是价格比较平易近人一些,而且还都带了微距。第一个紫边有点重,其他都很好;第二个基本上没有任何问题。我个人的建议是,如果想省钱就买前面的Nikon 85/f1.8(没微距)或者Tamron 90/f2.8或者Tokina 100/f2.8,如果多点预算就买前面的Nikon,当然,如果怕重,那就选Sigma。

再往上的焦段都不便宜了:)比如Nikon 135/f2和Sigma 150/f2.8都是上千的好镜头,Nikon 180/2.8也是900多。只有一支奇葩:

  • Tamron AF 180mm f/3.5 macro(Amazon只有Canon版,708欧,其他网站有卖672欧)820g

成像效果没得说,只有自动对焦有点慢,不过这个价格这个焦段已经没有办法要求更多了。。。

 

总的来说如果考虑买两个定焦镜头,我觉得可以一个大光圈,一个带微距;如果只买一个的话,就要看个人选择了。焦段可以尽量跟已经选好的变焦镜头错开,比如18-55mm配50mm或85mm都是不错的,因为之前也说过变焦镜头的两端往往效果不是太好。

这篇主要说的都是定焦,变焦广角其实形势是很明朗的。一步到位就是直接上Nikon 70-200/2.8,俗称“小竹炮”;打个半折就是Sigma 70-200/2.8,也要快1000欧;还有一个穷人之宝Nikon 55-200/f4-5.6,159欧,注意买新版,有VR防震的。

 

(如果各位还有兴趣知道1500欧到底如何配置,下回揭晓答案)

谈谈Nikon中档单反(二)

关于镜头也有几个前提条件:

  1. 成像质量是最重要的指标,当然不是唯一的,但是权重最大。其他指标比如自动对焦速度,手感,重量等等只能作为辅助参数。
  2. 原厂还是副厂,我个人认为兼容性来说肯定是前者做的更好,但是基于条件1,副厂也有不错的镜头的,还是得单独来看。
  3. 全幅还是非全幅,我个人认为全幅镜头主要还是为了全幅相机设计的,非全幅镜头能够更好发挥非全副相机的特点,尤其是焦段上更适合(Nikon x1.5;Canon x1.6)。比较著名的例子是Canon的17-40/f4,在全副相机是(超)广角,在非全副相机上是标准镜(27-64),如果考虑将来升级全幅,这个确实是一个选择,但是绝大多数全幅镜头(比如24-70)用在非全幅相机上焦段就有点尴尬(36/38-105/112)。当然,尴尬不等于拍不出好照片,只是不符合大多数人的习惯而已。

上一篇已经概括了标准焦段的非全幅变焦镜头,只有大光圈的没有说,先说一下f2.8的标准镜。Nikon自己的17-55/f2.8要1200欧,而且17有形变,55不够清晰,17/2.8有暗角,17的紫边也比较高,所以总的来说素质对不起那个价格,尤其广角端不给力还是挺要命的。就我个人的经验,绝大多数变焦镜头两段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比如17-55,大多数人要么用17端,要么用55端,相当于比较方便切换的两个定焦镜头。所以如果两头不够好,就要慎重考虑这个镜头了。从技术角度说,镜头两端没有当中的焦段做的好是正常的,只是实际应用的时候中间的焦段不大会被注意到,一转就到底了。

与Nikon自家的相比,副厂的标准镜只有一半价格,还不差。

  • Tamron 17-50/2.8 VC(379欧)
  • Tamron 17-50/2.8 non-VC(309欧)

Tamron的这两款有点纠结。VC就是防振,如果不带脚架出门还是挺有必要的,可以慢个几档快门,但是没有VC的版本价格便宜一点,成像又更好。有VC的版本可以说f2.8各个焦段都惨不忍睹。。。17形变也较大,总的说来就是多了VC,其他啥都不行。当然,f2.8有暗角,有紫边,是两者的通病。顺便说一句,加了防振成像质量下降似乎是一个常见的现象,我不知道在镜头设计上是不是必须得有这个取舍。

  • Sigma AF 17-50/2.8(578欧)

18-24周围模糊,各个光圈紫边严重,总的说来就是不行。。。价格还不便宜,所以不推荐。

镜头一旦出了标准焦段都会变得非常贵,广角和望远的都是。同样焦段的情况下,变焦又比定焦的贵很多,而且成像质量也差一点,唯一的好处当然就是携带方便,省得换镜头的麻烦。

  • Nikon 14-24mm f2.8(1649欧)

所谓Nikon的广角镜好,其实就是这个了,唯一一个变焦的(超)广角镜各个方面都很出色,价格也很出众。

  • Nikkor AF-S 16-35 f4 VR(1049欧)

意外的发现,16广角端非常好,35不咋地,如果只是冲着广角端买我觉得也是值得了,虽然也上千欧了。

不过这两款主要是为了全幅设计的超广角镜,用在非全幅上绝对有点浪费(钱)了。下面是一些专门为非全幅设计的(超)广角镜。

  • Nikkor AF-S DX 10-24(729欧)

10/f3.5-5.6边界模糊,10变形,暗角还行,10-14紫边重,总的说来就是不太行,尤其广角端不行的话,买了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 Nikkor AF-S 12-24mm f/4G DX(1000欧)

又是一个上千的广角镜,12变形,f4暗角,12-18/4-5.6紫边重,还是广角端不令人满意。

所以我的结论是,Nikon广角端好是指1000欧以上的镜头,跟大多数人其实是没有太大关系的,也远远超出中档单反的一般预算,希望还是得寄托在副厂的镜头上。

  • Sigma 10-20 f4-5.6(428欧)
  • Sigma 10-20 f3.5(637欧)

两者都存在10变形,10/f4和10/f3.5有暗角的问题,但是后者10在所有光圈下都是边界模糊,前者成像远好于后者,而且紫边的控制这两款都还行(前者稍好)。加上价格便宜,前者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广角端的光圈大小也不是太重要,大多数时候如果是拍风景应该尽量用f8/f11之类的光圈,以获得大的景深和清晰度。

  • Sigma 12-24 mm F4,5-5,6(718欧I代,813欧II代)

I代的紫边有点重,其他都不错!我觉得也是一款值得购买的。II代没有看到D7000上的测试,看到有在Canon 50D上的,感觉不错,12变形不大,有点暗角,但是成像很不错。这一款是可以用在全幅相机上的,所以如果将来考虑升级全副,这个还可以加点分,比Nikon自家的划算。

  • Tokina AF 12-24mm f/4(530欧)

12变形,12/f4暗角重,紫边严重,同样价格不如Sigma 10-20,更广,也更便宜。

基本上来说,广角镜Sigma 10-20 f4-5.6是性价比最高的了(400多欧),Sigma 12-24也不错,如果考虑将来用在全幅上(7-800欧),其他就得预算上千欧了。

 

(下一篇说定焦)

谈谈Nikon中档单反(一)

有朋友之前(现在还是)在纠结Nikon D7000还是Canon 60D,我就稍微研究了一下Nikon的中档单反(非全幅)和相关的镜头。朋友希望有广角拍,有定焦玩,预算1500欧左右,成像效果比Canon入门级单反好。我之前也没有关心太多Nikon的东西,毕竟我们家几台都是Canon,所以就着这个机会了解了一下。我诚挚希望用Nikon朋友说说他们的感受:)

几点说明:

  1. 我其实没有好好用过Nikon的单反,所以我纯粹是纸上谈兵。不过,这年头评测繁多,除去那些主观的臆断,看数据和图表基本上还是可以了解个大概的,至少主要的指标都是比较硬的。
  2. 这里主要说的是中档非全幅单反,卡片机和全幅相机并不适用。
  3. 价格都是Amazon.de上的价格,大致可以反映欧洲的价格水平,美国的话就直接换成美元也差不多。

首先说一下套机的问题。三种流行套机,D7000+18-105/+16-85/+18-200,似乎只有第一个套机比单买两样东西便宜了大概60欧左右,其他两个套机都不便宜,不如分开买。所以如果你要占套机的便宜只有第一个899欧的套机是赚到了60欧。当然,价格是会变化的,不排除逢年过节某个套机会促销的情况。

  • 18-105mm f3.5-5.6(217欧)

成像还比较清晰,18(=27mm)端形变比较大,两端都有暗角,紫边有些严重

  • 16-85mm f3.5-5.6(539欧)

相当于24mm-128mm,这个是最常用的焦段,尤其广角24已经足够平常使用了。
85端边角不清晰,16端有形变(这个其实很难避免),16mm/f3.5有暗角,紫边还好,除了16和85两端有点高,总体上确实比18-105好。

  • 18-200mm f3.5-5.6(600欧)

这个镜头实在差强人意,各个焦段成像质量都不够好,紫边严重。这个也是比较正常的现象,焦段拉得越长,成像效果也越难做好。

当然,这些镜头都不是f2.8的,如果喜欢大光圈,可能Nikon原厂的就有点贵了,17-55/f2.8(1200欧)。所以这个预算只能买副厂的。Sigma的,Tamron的都有不错的选择,一半价格都不需要。下一篇谈镜头的时候详细说。

所以总的来说,如果要省钱,18-105的可以凑合一下,16-85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因为广角到了24mm。作为旅行一镜搞定,这两个的性价比还是挺高的。

 

如果单说机身的问题,D7000这个档次的,确实D7000比60D好。当然,这个“好”其实包括了很多很难比较的方面。比如60D的LCD可以转出来,这个是挺有用的,一般的评测很难说出个好坏来,还是要看怎么使用。大多数参数指标都是D7000好一点点,其实都可以忽略不计。整体上来说,Nikon的机器明暗对比和成像比较好(适合风景),而佳能的色彩比较柔和(适合人像),当然这个不绝对,只是大体的“性格”。Nikon的对焦可能是相对于Canon最大的优势了,39点对焦比9点还是好了几个档次。这个也是为什么D7000比60D要好的主要原因。

说到价格问题,比如说D7000+16-85就是大概1300欧,Canon同样级别的60D+17-85,套机大概1000欧,虽然两件东西都不如Nikon,但是价格便宜了300欧。这个价格差其实也反映了两家的平均价格差,将来再买镜头或者升级Nikon都需要比Canon多花钱(除非用副厂的)。

直接跟D7000+18-105比较的Canon套机是60D+18-135,成像效果肯定是前者比较好,也便宜100欧。不过单买60D和18-135 STM的镜头(约1150欧)就比Nikon好了。Canon还有更便宜的套机60D+18-55的镜头(约860欧),比D7000的所有套机成像质量都要高,只是焦段短了一点(人像足够,望远差一点)。f2.8的镜头里,Canon还是有一个选择的在1000欧以下的,就是17-55/f2.8(900欧),俗称非全幅里的“镜皇”,也是正好比Nikon相应的镜头便宜300欧,呵呵。

 

如果各位已经看得要吐了,我简单总结一下就可以出手了:)

要广角:D7000+16-85,分开买,约1300欧
成像好:60D+18-55,套机,860欧
一镜旅行:D7000+18-105(900欧);60D+17-85,约1000欧;60D+18-135 STM,分开买(约1150欧)
大光圈:D7000+副厂,约1100欧;60D+副厂,约1100欧;60D+17-55,分开买(约1600欧)

 

(下一篇讲镜头)

又过了半年⋯⋯

看来我的更新频率最多也就这么快了:)

2月份去了日本,地震前2个星期。上次去主要是在关西地区晃悠,这次充分利用了JR pass,最后一天坐了近8个小时的新干线,1300km,从熊本回到东京。在东京周围,去了箱根日光。后者的寺庙确实令人惊叹,德川家康真是没有闲着,我觉得甚至超过了关西地区的寺庙名古屋是我一直想去的一个地方,因为我爸10年前去过,回来告诉我一碗面要20块钱,让我印象深刻。冈山附近的仓敷像极了江南水乡。之后是广岛,和平纪念公园确实不适合一开始就去看,宫岛是一个不错的度假地。另外,广岛xx烧还是很好吃的。最西面的一站就是熊本了,加上松本和姬路,我终于完成了日本三大名城之旅:)除了这一沿线,我还去了仙台,甚至坐了后来出轨的仙石线。如果不是地震,我一直觉得仙台是一个非常适合居住的城市,规模不大,一面靠山(仙山线),一面临海。另外,日本的lonely planet是我看得最彻底的一本了,坐火车的时候把作者介绍和致谢都给看了。当然,新干线上的杂志也很有意思。

4月份去了瑞士,虽然苏黎世贵得有点多,少女峰卢塞恩因特拉肯还是名不虚传的:)5月份又去了奥斯陆,跟前面比起来,只能算有点小贵了。这两个地方都是面试,不过我估计是会继续留在德国啦。

另外,4月份还参加了南外01届德国同学聚会,严格说来是01届聚会德国分会场(感谢东道主们组织安排!);参观了预约了半年的莱卡博物馆(or 莱卡作坊);观赏了一次赛车,德国房车赛;又去了一次本州最著名的景点,刚听到一个新名字,萨尔弯湾:)

Acknowledgements

In retrospect, the past three years forms the best time of my life till now, which (accidentally) includes my pursuit of the PhD degree. I am deeply grateful to many people being around or geographically far away for accompanying with me. I am glad to take this opportunity to mention their names, express my gratitude, and share my happiness with them.

If I am allowed, I would like to start with the farthest ones, my parents, WANG Dingzhu and ZHU Qunhuan, and my wife, NG Manwai. In fact, I am quite sure that they know absolutely nothing about the content of my work, but they still unconditionally and continuously support me to pursue whatever I want. I still owe them a Chinese translation of the dissertation, which my father once asked me for.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this study, the probability of obtaining the doctor degree is higher, after getting married.

My first (research-oriented) thanks go to my supervisor, Hans Uszkoreit. He is such a great supervisor for me that I have plenty of freedom to choose the research topics to work on, the approaches to solve the problem, and the time to finish. The advices from him keep me as an idealist in thinking while a practitioner in action, which has a profound impact on my way of doing research. Besides, he is such a reliable person that he always has some solution for my problems, provided that he replies to my email.

Another great thank to my main collaborator, ZHANG Yi. He is an extremely nice person to work with, since usually I only need to discuss something with him and he will do it soon. We had various enjoyable brainstorming discussions, paper writing, poster drawing, and deadline catching. Many thanks to my advisor in the partner university,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Chris Callison-Burch. He is probably one of the most friendly persons I have ever met. He kindly supervised me during my exchange period and gave me many insights of the field. Another thank goes to my former supervisor in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YAO Tianfang, who invited me for a two-week visit and I enjoyed my pleasant stay back to my former lab.

Many thanks to Günter Neumann, who participated in the RTE challenges with me and we always looked forward to the brighter future together. Many thanks to Caroline Sporleder. Inter-annotator commutation was really a nice experience to me. I would also like to thank those people with whom I had inspiring discussions (or bothered): Dietrich Klakow, who “enjoyably” reviewed my dissertation; Manfred Pinkal, who encouragingly pointed out some errors; Alexander Koller, who politely reminded me of some related work; Ido Dagan, Bernardo Magnini, and Sebastian Padó, from whom I always obtain (steal?) some ideas, after talking with them. I really enjoy collaborating and discussing with them and expect more in the future.

I sincerely thank all the people I met in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in particular, Jason Eisner (leading the reading group), Sanjeev Khudanpur (helping me with the structure of my dissertation), Mark Dredze (teaching a machine learning course), and colleagues who made my research life in the States much easier, Anoop Deoras, Markus Dreyer, Alexandre Klementiev, LI Zhifei, Carolina Parada, Delip Rao, Jason Smith, WANG Ziyuan, XU Puyang, Omar Zaidan, and ZHOU Haolang. There are many people I met and talked to in various conferences, workshops, and meetings, whom I cannot enumerate all the names here. I would like to say “thank YOU”.

I also want to express my gratitude (and sorriness) to those people who helped me to proof-read my dissertation. I guess it was really a hard time for them to find a polite way to say “this is totally bull-shit”. So after some hesitation, they all started with “it’s good”, which psychologically encouraged me to read my dissertation again and again. Without their help, it is much less readable, so my appreciation is not just for politeness. In particular, Grzegorz Chrupała, Bart Cramer, Rebecca Dridan, Hagen Fürstenau, Konstantina Garoufi, LI Linlin, Alexis Palmer, Caroline Sporleder, and Sabrina Wilske helped me to read individual chapter(s), and Günter Neumann, Hans Uszkoreit, and ZHANG Yi read the whole dissertation. Special thanks go to Sabrina Wilske, who helped me to translate the abstract into Zusammenfassung. All the remaining errors (including the German ones) are certainly my own fault.

For the non-research part of my life, I would like to thank all my friends (not limited to those having meals or coffee breaks with me): Lee Lap-Kei, QU Lizhen, SUN He, SUN Weiwei, WANG Yafang, XU Jia, XU Zenglin, YANG Bin, YE Min, and those friends participated in the “Mars’ hat” project: CHEN Yu, Grzegorz Chrupała, Georgiana Dinu, Antske Fokkens, Konstantina Garoufi, LI Linlin, NG Manwai, WEI Shuai, Sabrina Wilske, ZHANG Yajing, and ZHANG Yi.

Last but not least, I deeply thank my scholarship program, IRTG/PIRE, as well as the head of the program, Matthew Crocker, the secretary, Claudia Verburg, and technical support from Christoph Clodo. I also appreciate other fundings supporting me to finish my dissertation writing, conference trips, and lab visitings. In particular, many thanks to the project leaders, Stephan Busemann (EuroMatrixPlus), Valia Kordoni (Erasmus Mundus), Ulrich Schäfer (TAKE), and Hans Uszkoreit (All), and the secretaries, Cristina Deeg and Corinna Johanns.

It is always nice to see an end, as it entails another start.

最近这半年

回国的时候发现用https可以访问picasa了,但是却忘记试一下是否可以访问wordpress了⋯⋯

去年夏天开了一次长途,一个星期开了2000多公里,去了德国东部和波兰。包括雷根斯堡国王湖鹰巢(希特勒的茶室)班贝格Motizburg(德雷斯顿附近)德雷斯顿多瑙河谷(被UNESCO除名的自然遗产)波兰莱比锡魏玛

平时周末的时候还去逛了些近点的地方,去Metz蓬皮杜看了开幕展二桥的玫瑰花园科隆的Photokina展马奇诺防线弗赖堡

另外,我还结婚了:)

周末旅行

下半年的重点只有一个,就是写完博士论文。因此,今年夏天长点的旅行就计划了一个,其他只好用周末来弥补一下了,

另外,去瑞典开了年会,